由『義大利麵』想到的林林總總。

出行東北這些天非常寒涼,一日晚間點了一份快餐,意大利面《Pasta》,品嘗起來感覺怪怪的。

筆者曾到過意大利多次,羅馬、 米蘭、 那不勒斯、都靈、巴勒莫、熱那亞、 佛羅倫薩、威尼斯都留下出行的印記。

記憶中的意大利面主要分這麼幾類:除實心粉spaghetti外,還有通心粉macaroni,寬面條lasagna,細長面條tagliatelle,細線狀的細面vermicelli以及包肉餡的小方塊形意大利面餃ravioli。

地道的意大利面都很有咬勁,但並不是煮得半生不熟,口感上咬起來感覺有點硬的狀態,對於部分習慣了陽春面的中國人(主要在江南地區)而言,可能吃不太習慣。

重點在意大利面在以滾沸的氽燙時,一定要先加入一小匙的鹽,份量約占水量的1%,若少了這個動作面條吃起來就隻有外表有口味,而咬到裡頭時就會覺得沒有味道!當然,加入鹽還也可以讓面的質地更緊實有彈性,而且另一個注意事項是:若想要面條保有Q彈《形容食物吃起來很有彈性》勁爽,千萬不能用過冷水這個方法,而是要拌少許橄欖油或者熟玉米油。

同時若燙好的面沒用完,也可拌好橄欖油讓它稍微風幹後拿去冷藏。

記得今年上半年在東南亞國家出行,也是周末,難得能獨自休閑。

同樣點了一份意大利外賣——蟹粉面配藏紅花醬、蘆筍配榛子醬;意猶未盡,還添了提拉米蘇蛋糕,和一盤帕爾馬火腿。

一人一餐折合人民幣百十多元,有許自愧,畢竟這也是許多農家人一周的膳食費。

單單一碟San Daniele的火腿,每口綿密如棉,化口柔膩如花。

粉肉與玉脂相互凝膠又掰開,再淺咬一口澀苦的芝麻葉,咸苦交接,不知不覺就吃了精光。

點外賣的好處是,一個人在雜亂的公寓裡,穿著寬松的衣服,可以自由且飄忽地看著國內綜藝節目,用筷子酣暢淋漓地吃著西餐。

放空時期緩緩卸下一身疲勞,在美食相映下,一身的自怨自艾也雲霄而散。

尤記那些年出行在歐洲國家時,常常星期天跑到農夫市集,買上成堆的番茄、蒜蔥、香草,騎著單車與重籃,緩緩踩上斜坡。

傍晚時,把所有原料切凈剁碎,熬煮成一壺番茄紅湯。

然後每餐根據喜好,將紅醬調成義大利麵汁、面包配湯、加上兩個烤箱半生熟蛋,也成了以色列菜 shakshouka。

自己曾略涉家廚,最愛英國Nigella Lawson的免煮檸檬汁面,還有自創的中式vongole。

兩者其實都特別簡單,前者是成堆的白蘑菇與棕蘑菇,切片、加上一小杯檸檬汁、蒜片,和大量鮮橄欖油與百裡香,靜置15分鐘,既成。

熱騰騰的面配上酸咸的醬汁,是獨自生活最容易以低預算喂飽一桌餓狼的神菜。

後者其實是偷了馬來西亞小吃,薑蔥啦啦的精髓:把鍋炒熱,把蒜碎與小米辣爆香,快速加入鹽水洗凈的鮮蛤蜊或大龍蝦,等海鮮呈半熟狀態,註入大量紹興酒再蓋鍋入味半分鐘。

這時,鍋氣飄香的醬汁快速地裹滿細面,灑上剁碎的芹菜,既成。

無奈的是,隨著歲月的流逝,畢生有限精力已從踏實的廚房轉至虛浮的會議室。

曾經的餐桌煙火,已換成客廳清冷的佗寂風。

唯有一壺熱茗與一本好書,泡澡後要有迪奧矜貴的『墨山繁花』身體乳,才能洗滌這被職場熏臭的皮囊。

再回到本文開頭『義大利麵』,也是有故事的,意大利面的起源簡單說有人主張起源於中國,由馬可·波羅帶回意大利,後傳播到整個歐洲。

也有人主張:當年,羅馬帝國為了解決人口多、糧食不易保存的難題,想出了把麵粉揉成團、搟成薄餅再切條曬幹的妙計,從而發明了名垂千古的著名美食–PASTA(意大利面)。

最早的意大利面約成型於公元13至14世紀,與21世紀我們所吃的意大利面最像。

到文藝復興時期後,意大利面的種類和醬汁也隨著藝術逐漸豐富起來。

最初的意大利面都是這樣揉了切、切了曬,吃的時候和肉類、蔬菜一起放在焗爐裡做,因此當年意大利半島上許多城市的街道、廣場,隨處可見抻面條、晾面條的人。

據說最長的面條竟有800米。

不過由於意大利面最初是應付糧荒的產物,所以青睞者多是窮人,但其美味很快就讓所有階層無法抵擋。

意大利面吃起來連汁帶水,頗不方便。

早期的人們都是用手指去抓,吃完後還意猶未盡地把蘸著汁水的十指舔凈。

中世紀時,一些上層人士覺得這樣吃相不雅,絞盡腦汁發明了餐叉,可以把面條卷在四個叉齒上送進嘴裡。

餐叉的發明被認為是西方飲食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。

從這個意義上講,意大利面功不可沒。

新大陸的發現開拓了人們的想象力,也給意大利面帶來更多變化:兩種從美洲舶來的植物–辣椒和西紅柿被引入醬料。

西紅柿的出現及隨後的品種改良,在意大利的那波利首次被人用作醬汁搭配面條,從此令面條備受歡迎,甚至連皇室貴族也被受吸引。

正宗的意大利粉是由銅造的模子壓制而成,由於外型較粗厚而且凹凸不平,表面較容易黏上調味醬料,令吃起來的味道和口感更佳。

到19世紀末,意大利面著名的三大醬料體系:番茄底、鮮奶油底和橄欖油底完全形成,配以各種海鮮、蔬菜、水果、香料,形成復雜多變的醬料口味。

面條本身也變化紛呈,有細長、扁平、螺旋、蝴蝶等多種形狀,並通過添加南瓜、菠菜、葡萄等制成五顏六色的種類。

據統計,意大利面的品種竟有563種之多。

可是誰會想到意大利面條最早是用腳揉面的?

因為面團太大,用手實在揉不動。

直到18世紀,講衛生的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多二世才請來巧匠,發明了揉面機。

1740年,第一座面條工廠建成,廣場曬面的大場面從此成為歷史。

意大利人對面條的喜愛似乎與生俱來,許多人把做面的獨門秘方束之高閣,不肯輕易示人,甚至把意大利面鄭重寫進遺囑。

中世紀許多歌劇、小說裡都提到面條。

近代意大利民族英雄加裡波第《意大利語:Giuseppe Garibaldi 1807年-1882年,是意大利愛國志士。》也曾用面條犒賞三軍,甚至拿破侖在波河大進軍中也拿”吃面”激勵士氣。

傳聞意大利的象征不是比薩斜塔,也不是水城威尼斯,而是意大利面條。

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意大利人對此如此鐘愛和意大利面條的歷史,就應該去位於羅馬的國家面條博物館仔細地探訪一番。

意大利面博物館《Museo della Pasta》位於Collecchio鎮的Giarola內。

該地區自古以來就與美食有著不解之緣。

在中世紀時期,它曾經是農副食品的加工中心,20世紀60年代初期,重要的番茄貯藏基地也坐落於此。

雖然國家面條博物館不是很大,與眾多聞名世界的藝術博物館無法相比,但是由於意大利面條馳名世界,因此,每年慕名前來的遊客絡繹不絕。

這個博物館共有11個展廳,展出了不同時期的面條產品以及加工器具,從最早的搟面杖、和麵盆,到後來的切面機、面條生產線等等。

眾多實物生動地敘述了意大利面條數百年的發展歷史。

如今意大利面條已成為世界的寵兒。

21世紀,全球意大利面條年產量已達1000萬噸。

在意大利,每人每年要吃掉至少28公斤面條。

2013的世界面條大會,參加國多達27個。

美國紐約著名的”7月4日大胃王”比賽中,意大利面條大賽已成為保留節目。

2013年的比賽中9名參賽者在短短8分鐘裡吞掉16.2公斤面條,平均每人吃掉1.8公斤;今天在世界100多個國家裡,都可以找到意大利面的蹤影,甚至在地球之外也能聞到它的香氣–國際空間站的食譜裡,意大利面條赫然在列。

說到結尾處,意大利面和中國的面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?

還真的大不一樣,我們中國面是一條條的,叫面條,意大利面卻是有著各種不同的形狀,是一塊塊的,叫『意大利面塊』更為合適。

意大利面用的麵粉和我們中國做面條用的麵粉也不同,它用的是一種叫做『硬杜林小麥』,與中式面條相比,他具有高密度、高蛋白質、高筋度等特點,所以可以久煮不糊,這就是最大的區別。

由於意大利面的蛋白質含量更高,對於減肥人士來說,更有利於減脂增肌。

意大利面也好,法國面包也罷,一開始是吃不習慣的。

歐洲的風景漂亮,可是食物,筆者不敢恭維。

還是國內的中餐有營養、味道好,反正我這麼覺得。

《朝中措》[ 宋 ] 朱敦儒

先生饞病老難醫。

赤米饜晨炊。

自種畦中白菜,饜成饔裡黃齏。

肥蔥細點,香油慢焰,湯餅如絲。

早晚一杯無害,神仙九轉休癡。

上面這首詞的意思其實很簡單,有兩宋『洛中八俊』之稱的朱敦儒就是想說自己一直改不了這好吃的毛病。

平日裡,就是喜歡吃自己種的白菜,喜歡用香油配上蔥花,煮點面條吃吃。

然後早晚還要喝了一杯小酒,他覺得這樣的日子簡單就賽神仙了。

這首詞證明了面條在中國南宋時期就已經有了。

不過,南宋並不是吃面條最早的時期。

有學者指出,2012年中國在青海出土了4000多年的面條,這也是2012年考古的十大發現之一。

這一發現,終結了意大利人和伊朗人關於誰是面條的發明國之爭,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:面條是中國發明的,不是意大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