薩莉亞:10元義大利麵,年賺3個億!西餐摳門王薩莉亞,必勝客一生之敵。

美食與資本系列第13期

提到西餐,一般人總是聯想到逼格、高端、浪漫。

先別管好不好吃,貴是必須的。

但在意大利餐廳薩莉亞,你可以輕松實現西餐自由。

8元的海鮮濃湯、11元的培根義大利麵、21元的金槍魚匹薩、30多元的黑椒牛排,再配上一杯6元的紅酒。

在這裡,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回霸道總裁,喊出隨便點,我買單。

在動輒人均兩三百元的西餐面前,薩莉亞能讓你用一頓沙縣小吃的價格,吃一頓豐盛的意大利餐。

如今,薩莉亞在亞洲開了1500多家門店,其中1089家在日本,400多家在中國。

這家日本人開的沙縣級意大利餐廳,每年凈利潤高達3億元人民幣。

那麼問題來了。

薩莉亞憑什麼可以賣得這麼便宜?

並且賣得這麼便宜,它為何還能夠賺錢?

它的競爭對手必勝客,又如何被薩莉亞按在地上摩擦?

本期內容,將從生產模式、店面選址、市場推廣三個維度:

為你揭開西餐界泥石流、中國沙縣的歐洲老表、必勝客一生之敵【薩莉亞】的故事。

薩莉亞:10元義大利麵,年賺3個億!西餐摳門王薩莉亞,必勝客一生之敵。

薩莉亞誕生

薩莉亞最初隻是日本一個普通的西餐廳,規模不大,隻有36個座位。

一個叫正垣泰彥的日本職員接手餐廳以後,在1968年把薩莉亞註冊成了公司。

20世紀六七十年代,日本經濟進入黃金時期。

日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,歐美生活方式逐漸流行。

而意大利餐,就是其中之一。

這或許是因為意大利人愛吃面食和海鮮,跟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比較接近。

於是薩莉亞餐廳也轉型做意大利菜。

但轉型以後,生意一直很慘淡。

於是薩莉亞開始用高折扣吸引客人,最高時全場3折,顧客蜂擁而至,擠滿了這間不大的餐廳。

這讓正垣泰彥意識到,不管消費者嘴上喊著什麼。

實惠,才是真正的王道。

於是薩莉亞正式開始走上了性價比之路,逐漸靠著成本控制和規模復制,牢牢建立了自己的摳門壁壘。

薩莉亞中央廚房模式

薩莉亞節省成本的第一招,就是中央廚房生產模式。

薩莉亞各門店的菜品,基本都是由一個中央廚房先加工好,再進行冷凍,然後送到各個門店。

門店只要熱一下就可以給顧客上菜了。

也就是說,薩莉亞的菜品大部分都是提前做好的半成品。

你以為你吃的是高大上的西餐,其實隻是工業化的冷凍食品。

這樣做,對控制成本有四大好處。

第一,門店不需要雇傭太多廚師,大幅降低人工成本。

廚師,往往是一家飯店最重要的人力資產,工資成本非常高,少則八千一萬,多則兩三萬一個月,有的還要從飯店的利潤分紅。

而薩莉亞的菜品都提前在中央廚房加工,門店隻需要加熱,澆汁,擺盤就可以上菜。

服務員稍加培訓自己就能完成,連專業廚師都可以不雇傭。

薩莉亞各門店,變成了沒有廚師的餐廳,極大地節約了人力成本。

第二,中央廚房生產模式下,食物不需要在門店深加工,自然也節約了廚房的場地和設備費用。

門店對廚房大小、爐臺規格、通風功率、下水改造、廚具耗材等要求都相對比較低。

不需要達到專業廚房的程度,大量節約了裝修改造和硬件成本。

第三,中央廚房模式還提高了門店的上菜速度,加快了翻臺率,增加了營業收入。

在薩莉亞,不管你點多少種食物,都絕不會讓客人等太久。

因為薩莉亞門店的核心出菜環節就是:撕開包裝、倒上調料、爐裡加熱、端給客人。

基本和泡一包方便面的流程一樣。

因此上菜速度非常快。

菜上得快,客人吃得自然也快,走得也快,這樣便能在一定時間內接待更多的顧客,提高了餐位的使用效率,增加了客流量。

一組數據足以證明薩莉亞的翻臺率有多高:

2019年,中國薩莉亞門店平均每家收入550萬元,必勝客則是630萬元,比薩莉亞高15%。

然而,必勝客菜品價格卻是薩莉亞的2倍。

也就是說,同樣是賣披薩義大利麵,薩莉亞完全是靠著巨大的客流量,追上了必勝客的營業收入。

薩莉亞真正證明了什麼是薄利多銷。

也由此可見,上菜速度、翻臺速度對薩莉亞有多重要。

第四,中央廚房模式的標準化流水生產,能讓菜品口味穩定不翻車。

口味穩定,是開連鎖餐飲品牌的前提。

肯德基、麥當勞最值得信賴之處,就是你無論在全世界任何一個門店,吃到的都是一樣的味道。

但凡需要大規模銷售的商品,都必然離不開標準化的產品與生產。

薩莉亞的中央廚房生產模式,把最核心的切配、烹飪、調味工作都放在了標準生產線中。

既保障了生產規模、提高了生產速度,又保障了口味統一,消費者不擔心踩雷,為連鎖化經營打下了基礎。

當然,這種模式並不適合所有餐飲品牌。

譬如很多中式菜品,講究現炒現煮,吃的就是新鮮可口。

中央廚房模式在中式菜品中就比較難行得通。

而除了中央廚房模式,省下的廚師人力成本、廚房硬件成本,提高的翻臺率,增加營業收入。

薩莉亞精妙選址

薩莉亞的第二大招,就是通過精妙的選址節省的房租成本。

眾所周知,開餐飲店一定要開在人流量大的地方。

但其實這裡面也要具體細分。

因為人流跟人流之間也是有很大差別的。

譬如沙縣的人流,是偏向於社區生活、日常生活的人流。

而肯德基的人流,是偏向於商業生活、消費娛樂的人流。

薩莉亞雖然跟沙縣一樣主打性價比,但選址邏輯卻跟沙縣截然不同。

畢竟薩莉亞還是一個意大利餐廳,消費者以年輕人居多。

因此它需要的人流,是肯德基那樣的商業生活人流、消費娛樂人流。

但顯然商場或寫字樓附近租金不菲,會大幅增加薩莉亞的營業成本。

所以薩莉亞的選址原則:是一流地段,三流位置。

在高個子裡面找矮子,薩莉亞的位置往往在一些商場的角落。

而不是像肯德基、麥當勞那樣,往往在商場入口這樣的黃金地段。

因為薩莉亞相信,只要實惠給的夠,多走幾步路又算得了什麼呢。

消費者是會用腳投票的。

而除了這樣的選址原則,薩莉亞還有一套拿來主義的策略。

如果大家多去幾家薩莉亞餐廳,會發現薩莉亞的裝修風格,並不像肯德基那樣統一。

這是因為薩莉亞非常喜歡去接盤一些倒閉的餐廳,然後稍作改造,直接營業,以節省大筆裝修費用和裝修時間。

而比較容易倒閉的店鋪,也往往出現在角落位置,正好符合薩莉亞的選址原則。

同時,這樣的店鋪轉讓費還不會太高。

薩莉亞可以通過拿來主義,壓縮裝修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,然後用業績打臉前面倒閉的店鋪:

看吶,你做不下去,那是你不行,同樣的店面,我薩莉亞就可以。

薩莉亞的性價比之王

而第三塊成本控制,就是薩莉亞的宣傳推廣。

跟蜜雪冰城一樣,薩莉亞也從不請代言人、從不打廣告。

你根本沒辦法在網絡、電視、廣告牌等媒介上看到任何薩莉亞的宣傳推廣。

那麼不打廣告,薩莉亞是如何讓消費者知曉、認知的呢?

原因就在於,它把性價比做到了極致。

薩莉亞讓自己成為一個品類中的性價比代表標簽。

譬如蜜雪冰城,是奶茶界的性價比之王;沙縣,是中式小吃的性價比之王;薩莉亞,則是西餐界的性價比之王。

當它們在各自的品類中,成為了代表性的標簽時,便能牢固地在消費者心中占領一席之地。

消費者在想省錢的時候、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、想隨便填飽肚子的時候,都能迅速聯想到這些高性價比的品牌。

這種聯想有時候甚至是無意識的。

對於品牌傳播而言,潛移默化的影響、悄無聲息的植入,正是每個品牌夢寐以求的境界。

所以對於薩莉亞、蜜雪冰城這類品牌而言,它的自身定位,其實本身就是一種標簽。

他們能夠讓消費者輕而易舉地認知和記憶,也能夠激發大家的口碑傳播。

這種經營理念,與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經營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。

松下幸之助在自傳《自來水哲學》中寫到:

企業的真正使命,就是『把大眾需要的東西,變得像自來水一樣便宜』。

所謂像自來水一樣,裡面有兩個概念:一是需求足夠廣泛,二是產品足夠便宜。

如果一個產品能做到既滿足大眾需求,又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足夠實惠,消費者便願意自發地去分享和傳播。

這些來自民間口碑的自來水就是一個企業最好的品牌資產。

所以,與其說薩莉亞是一個西餐廳,不如說薩莉亞是一個城市食堂。

在今天的一二線城市中,日常吃飯的成本已經越來越高。

外賣基本20元起步,隨便吃個肯德基、必勝客,沒個五六十元下不來。

沙縣雖然便宜,但又難以在商場、寫字樓附近立足。

而薩莉亞,不僅二三十元就能夠吃飽喝足,而且還開在一二線城市的商場、寫字樓這樣的黃金地段。

它幹凈衛生、整潔舒適、口味在線、速度第一,更讓消費者永遠不會擔心點多了,花多了。

薩莉亞像極了我們大學的食堂,它不會給你很大的驚喜,但也不會讓你失望。

它能讓你在無從選擇時,成為你最後的兜底。

反觀很多所謂的西餐廳,食材和口味明明非常一般,人均消費卻動輒兩三百元。

似乎只要沾上西餐兩個字,身價就會非同一般。

而薩莉亞則用實際證明:西餐,並不天生高貴。

編輯:林慧婕

B站:青年門派

這裡是派派,前財經記者、前滴滴司機、前大學老師。